随着托福考试的不断发展,听力部分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很多学生在做了大量的TPO练习后,走进考场才发现,真实的考试难度明显高于练习。这就是因为托福听力的考试趋势在变化,但是许多学生的应对策略还停留在以前。本文通过分析TPO73的听力部分,揭示出托福听力考试的两大新趋势:一是对话不再按套路出题,增加了难度;二是考点关键词消失,无法简单依赖这些词来判断。面对这些新变化,学生需要改变应对策略,在备考中更加注重理解内容和逻辑关系,训练耳朵区分不同语境,少记笔记以节省时间思考,并多做近年真题以适应最新难度。只有这样才能在托福考试中不被新变化打个措手不及,轻松拿下高分。

托福听力对话不再套路化,学生思维更难跟上

从参考内容1中可以看出,以前托福听力对话基本都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固定套路来设计的,考生可以按这种思路预测对话走向。但是最近的TPO以及真题考试发现,对话越来越多是“不按套路出牌”,突然转换话题,逻辑跳跃,考生很难跟上。比如TPO73的Conversation 1,一开始学生和教授在讨论printer问题,突然就聊到了论文缺少标题,再聊到代写生活,完全是跳跃式的逻辑,和以前套路化的对话风格完全不同。这种反传统的对话方式出现越来越多,直接导致许多考生在备考中积累的应对经验已经不够用,需要调整心态和策略来适应这一新变化。

托福听力中的考点关键词逐渐消失,不宜简单依赖

许多托福学习资料和备考策略都建议学生在听力时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考点关键词”,比如for example、in contrast等,这些词出现时代表重要信息。但是从TPO73的Lecture 2可以明显看出,现在的托福听力中这些关键词已经逐渐消失。比如那篇讲述Vivian Gornick 回忆录的段落,本来应该出现for example这样的关键词来作为例证,但实际上只是直接顺畅地举例,没有逻辑词。如果学生过于依赖这些词汇判断信息重要性,很可能就会错过例证这类的关键内容。所以单纯依靠词汇是不可靠的,必须训练自己的语境理解能力,在没有明确逻辑词的情况下也能判断语义关系。

应对托福听力变化的方法之一:抓住核心,以不变应万变

面对托福听力考试的种种变化,我们作为考生就需要改变应对策略。最重要的是抓住听力考核的核心,也就是对内容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这才是听力中最基础和关键的部分。句子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它们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逻辑联系。如果我们真正掌握了段落80%以上的内容,并且也理解人物说这句话的目的和动机,那么无论外在形式如何改变,我们的内在理解都是足够的。就比如刚才举的例子,在没有for example的直接举例处,如果我们已经听懂前面的抽象概述,那么紧接着的具体书名也可以很自然地联想到是实例,并不会因为空缺某些关键词就无法推断。只要内在理解到位,那么外在变化都可以轻松应对。

应对托福听力变化的第二方法:尽量少记笔记,节省思考时间

有些考生担心自己记不住信息,所以会在听力过程中做很多笔记。但是过多的笔记实际上也在占用我们有限的认知资源,减少了思考和判断的时间。解决方法就是尽可能少记,只记录必要的核心内容和关键逻辑关系,使用简写、符号等方式节约时间。比如前文举例的段落,我们只需要记录“cont M child / life aspect. eg VG’s FA”这样的简要笔记。当然这需要平时的训练,但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有限时间去理解和思考,而不是机械地记录信息。少记笔记实际上可以帮助我们抓住听力的关键,也就是内容和逻辑关系的把握,这样面对外部变化也能基本应对自如。

第三应对方法:做更多近年真题,适应最新难度

最后一个应对听力变化的方法就是要做更多近2-3年发布的真题,亲身体会最新版本的题型设置和难度水平。仅仅做TPO是远远不够的,因为TPO毕竟只是模考,和最终考试难免会有一定的差距。做2017年之后发布的各种真题,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现在的托福听力究竟在测试什么,题型和文章设置又有哪些变化。到了最后冲刺阶段,真题的作用尤为关键。与其刷同样的TPO,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分析真题上,这样实战考试时就不会觉得题型奇特或难度过大,可以顺利发挥实力。

通过分析TPO73,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托福听力考试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有对话不按套路出题和考点关键词的消失。这些变化都增加了听力的难度和对逻辑理解的要求。作为应试学生,我们必须改变策略,在备考中抓住听力的核心,训练区分不同语境,少记笔记以节省思考时间,并做更多近年真题来适应最新难度。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顺利拿下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