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高校为吸引外国留学生,提供了许多优待政策。这导致留学生与本地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等待遇。本文以“留学生配女学伴”事件为例,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指出这种谄媚式国际化会损害学校形象和教育质量,主张通过提高自身实力来吸引人才。留学生配女学伴的事件在中国高校并不鲜见,但山大的做法引发公众强烈不满。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高校国际化道路,坚持平等互利,避免一味讨好留学生。
山大留学生配女学伴违背教育本质,损害学校形象
山东大学为外国留学生配备女学伴的事件,将原本以学习交流为目的的伴读项目,演变为类似“结交异性友人”的相亲活动,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山大在2008年将配女学伴比例从一对一提高到一对三,并在报名表中强调“匹配心仪学伴”,引发公众强烈谴责。这种学伴项目背离教育的初衷,实质上是在包装留学生与本地女生的盲目交往。名不正言不顺,教育部门对此应该严加约束。大学不是搞速配的场所,更不是兼职陪玩、陪读的平台。山大此举不但引发家长担忧,也令学生们产生扭曲认知。虽然事后校方表态道歉,但必须从根本上纠正视角,坚持教育本位,杜绝此类违规操作再次发生。
中国高校留学生享受超国民待遇引发公愤,应坚持平等互利
在中国高校,各种留学生特权现象屡见不鲜,引发广大学子和公众强烈不满。许多高校提供免费住宿、高额奖学金、专属设施等优待条件吸引外国学生,这导致他们在生活上实际享受着超国民待遇。这与国内学生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国内学生不但需要付高昂学费,生活条件艰苦,许多还背负沉重贷款压力。这种两级待遇造成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也助长留学生的优越心态。当前中国实力提升,不应再对外籍学生过分谄媚,而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留学生来华,需要遵守中国法律,尊重中国文化,不能搞特殊化。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博取外强中干的恶评,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高校争夺国际化指标降低留学门槛,应提升自身实力吸引人才
当前许多高校为争取国际化指标,纷纷放宽留学生招收门槛,导致来华留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国际化成为高校争相追逐的政绩项目,各校急于扩大留学生规模以提升排名。于是纷纷提供免费语言补习、降低成绩要求等政策,吸收大量学术程度 participating and questionable学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仅难以确保教学质量,也给校园文化带来负面影响。留学生数量不是评价一所大学的唯一标准,关键是要提升自身的师资、课程、科研实力,以真正优质的教育资源吸引国际学子。各高校应注重从根本上提升办学水平,而非靠着外在形式去应对上级检查与评估。
留学生质量参差带来特权心态,应严格管理并弘扬平等理念
由于门槛过低,部分留学生成绩并不突出,甚至道德素质存疑,这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校园学风。另外,高校给予这些留学生各种特权,更容易培养他们的优越心态。有些留学生藐视规矩、侮辱本地学生,严重破坏校园秩序。面对这种情况,学校不仅要严格管理,也应该在留学生中弘扬平等友爱的价值理念。中外学子本应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交流共处,这才符合高等学府的乐土氛围。不能因为享受特权而自视过高,更不能违法乱纪、肆意妄为。大学要让留学生明确自己的身份,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共同推动校园文化积极向上。
应避免谄媚招生和形式主义,坚持教育本质推进改革
当前一些高校在招收留学生问题上存在形式主义和谄媚倾向,这与教育的本质相违背。受各类评估指标驱使,学校为争取留学生数量,不惜付出高昂代价进行硬招生。然而吸引真正优秀人才,需要的是教学质量而非表面文章。应该从根本上提升办学水平,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丰富科研平台、加强中外交流合作,以实际行动吸引国际学子。在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开放的同时,还要坚持 Marxist教育本质,避免外在形式主义,真正推进留学工作的科学发展。
综上所述,“留学生配女学伴”事件折射出当前中国高校国际化存在的弊端。各校为争取国际化指标,纷纷降低留学门槛,导致学生素质参差,产生不平等对待。这种谄媚式国际化不但损害学校形象,也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今后中国高校应提升自身实力,吸引真正优秀的留学生。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平等互利原则,回归教育的公平本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