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不少地区的私立小学出现了不再招生的情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双减”政策的出台严格规范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行为,严重制约了部分私立学校的盈利空间;第二,我国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也导致适龄学生数量大幅度减少。本文将详细分析双减政策及人口因素如何共同影响今年私立学校的招生情况。
双减政策严格规范校外培训行为,部分私立学校转型受阻
2021年,国家出台了严厉打击校外培训机构的“双减”政策,其中明确规定各类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针对在校学生开设相关科目的教学活动,这直接打击了很多依靠提供课外培训获利的私立学校。部分私立学校失去了课外培训这一重要盈利点后,改制成公立学校或停止招生变得无谓,只能选择停止招生。此外,双减政策还禁止各地过度追求升学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回归本分,不搞应试教育,这也进一步加大了私立学校教学模式转型的难度和压力。
我国人口持续负增长,学龄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人口自2016年进入负增长,每年新增人口数量持续下降。同时,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育龄妇女数量也在下降,导致我国新生儿数量大幅度减少。据统计,2020年我国新生儿数量已经下降到了约1200万人。这种人口数量的急剧下滑直接导致未来学龄人口数量的大幅减少。因此,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面临着入学学生数量的下降压力。私立学校需要依靠学费维持运营,一旦学生数量不足,也只能选择停止招生。
双减政策与人口双重影响下,部分私立学校停止招生
由于双减政策的影响和人口数量的下滑,部分偏远地区或盈利能力较弱的私立小学已经开始停止招生。这对一些依赖私立学校教育资源的家长形成了冲击。然而,两者结合的影响还将持续,未来更多私立学校面临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此同时,公立学校的扩容也势在必行。政府需要提前谋划,通过增加公立学校数量,保障民众的教育需求。
综上所述,今年许多私立学校停止招生,主要是由于双减政策的影响加之我国人口数量的下降共同造成的。双减政策限制了部分私立学校的盈利方式,人口减少则导致适龄学生数量大幅度下滑。两大因素叠加,部分私立学校已经无法持续正常招生。这对家长和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未来,我国私立教育势必要进行转型升级并适应政策要求;与此同时,公立教育也需要加大力度扩大规模,弥补私立教育的部分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