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I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评价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的指标体系。ESI会按照不同学科,统计进入该学科前1%的university和research institutions。但是,进入ESI前1%的含金量并不高。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有349所高校进入了某个学科的ESI前1%,这相当于中国全部高校数量的10%左右,所以意义并不大。实际上,ESI划分的22个研究领域也与中国本土的学科设置不完全对应,特别是过分宽泛地将许多工程科学归入一个工程学领域,这对评价中国的应用科研不利。在这些情况下,ESI前1%的含金量并不高。

进入esi前1%的中国高校数量庞大,共349所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有多达349所高校进入了某个学科ESI前1%的行列。这意味着,进入ESI前1%的中国高校数量非常庞大,几乎相当于中国高校总数的10%。可以说,这大大降低了ESI前1%的含金量和区分度。毕竟,原本期待ESI前1%能够区分出国内真正一流的研究型高校,结果却有如此多的高校能进入这个行列。所以,从这个数量上来看,ESI前1%的含金量并不算高。

esi划分的研究领域与中国学科设置存在差异

此外,ESI划分的22个研究领域也与中国本土的学科设置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工程科学方面,ESI仅将工程科学划分为3个广泛的学科,分别是工程学、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而根据中国的学科设置,工程科学包含了多达38个一级学科。这说明,ESI的划分对工程科学领域的划分过于宽泛,很多narrow field都被划归入了宽泛的工程学领域。这对准确认识和评价中国的应用科研的发展是不利的。

中科院等四大科研机构表现突出

在2019年11月发布的ESI最新数据中,中国科学院仍然完全领先,它拥有全部22个ESI前1%学科领域。此外,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现也比较突出,分别拥有12个、9个和7个ESI前1%学科。可以说,这四大科研机构是中国ESI前1%学科的主要贡献者。

中科院等机构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来源

在ESI指标体系中,高被引论文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科研影响力的指标。数据显示,中国科学院发表了迄今为止最多的7227篇高被引论文,其次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它们也发表了100余篇高被引论文。由此可见,中科院等头部科研机构是中国高被引论文的主要来源,科研影响力突出。

综上所述,尽管ESI前1%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科研实力,但其含金量并不高。中国有将近350所高校进入此行列,数量庞大;而ESI的学科划分也与中国国情不完全契合。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等头部科研机构的ESI前1%学科数量很多,也是高被引论文的主要贡献者,它们的科研实力确实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