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英语学习者来说,听力一直是一个大问题。即使词汇量足够,也常常出现听得懂单词但听不懂句子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5大原因:语音不准、语法不理解、词汇不足、背景知识不足、母语翻译思维。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合适难度的听力材料进行泛听、转换阅读词汇为听力词汇、适应听力中的特殊发音、进行听写训练等。只要找到问题症结,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听不懂的情况就能明显改善。

选择过难听力材料是导致听不懂的主要原因

很多英语学习者在选择听力材料时,喜欢直接选BBC、VOA等母语者使用的媒体。但是这类材料对英语学习者的难度都较大,语速快、词汇专业。根据“i+1”理论,听力材料的难度只能比学生现有水平高一点,太简单会缺乏学习价值,太难会超出承受能力。所以我们应选择中等难度、标准英音、语速稍快的材料,比如雅思听力。通过泛听这类材料,可以慢慢适应英语节奏,扩大词汇量。

没能将大量阅读词汇转化为听力词汇

大多数中国学生的阅读词汇量远高于听力词汇量。记单词时只抄写拼写,没有练习发音。这样眼睛认识单词,但耳朵不认识读音。解决方法是在记单词时大声朗读例句,联系语境理解用法。这样可以调动多个感官记忆,也锻炼了发音。中级水平只需要掌握3000 左右的高频听力词汇就足够应对各种听力材料。

未充分适应听力中的特殊发音规则

听力中存在大量连读、省略、吞音等特殊发音。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快速表达而产生的。但对非母语学习者来说,理解这些特殊发音比较吃力。解决方法是通过大量模仿和训练,逐步熟悉这些发音规律,辨认背后词汇含义。还可以参加专门讲解这方面知识的课程,掌握规律和窍门。

依赖中文思维,跟不上听力速度

许多学生听英语时脑内下意识用中文翻译,但汉英语差异大,无法快速对应。解决方法是训练直接用英语思维,最大程度减少母语干扰。听写训练可以迫使自己将听到的语音转化成英文文字,建立语音和词汇的联系,间接达到快速理解的目的。

导致听不懂的原因比较明确,解决方法也较为清晰。只要选择合适难度听力材料进行大量训练,适应特殊发音,转换词汇,做听写练习等,听力水平就能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