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外是否开设政治课这个问题,可以看到一些例子。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高校会开设涉及政治和价值观的跨文化管理类课程,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差异,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欧美高校,也会以选修课或通识课的形式开设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原理等政治理论和思想类课程,传递某些政治价值观。所以,尽管名称和形式不同,但通常国外高校也会以课程融合的方式开设涉及政治思想和理念的内容。

澳新高校的跨文化管理课包含政治思想教育内容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高校,会开设《跨文化管理》类的课程,里面包含大量政治思想方面的内容。通过案例分析,会从各国政治制度、价值观等基本概念开始讲起,阐述西方主流的民主、人权、法治等理念,然后逐一剖析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与价值观,分析其异同点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所以这些课程实际上包含了政治思想教育的功能,宣传主流政治价值观的同时,也传递跨文化交流应注意不同政治文化背景的意识。可以看出,澳新高校通过这种课程融合的方式,实现了政治思想教育的效果。

欧美高校开设政治思想类选修课程

在欧美的高校,也有开设政治思想类课程的情况,只是形式比较隐晦,多是以选修课或通识教育的方式出现。例如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原理、西方政治理论等,这些课程的宗旨就是传授某些政治理念,如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观念的历史演变和当代意义。除此之外,一些学科也会融入政治思想元素,如历史课提及各国革命运动中的思想变迁,文学课解读作品中的政治潜台词等。所以尽管名称和形式不同,但欧美高校通过选修课和学科融合的方式,也实现了政治理念和价值观的传播教育。

思政课外形各异但目的相通

综上所述,国外高校是否开设政治课,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有专门的政治思想类选修课程,另一方面也利用跨文化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手段。外形名称各异,但目的都是相通的,就是在大学阶段传授主流政治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手段上国外高校更加隐蔽和包装,但政治教育的内核与功能依然存在。这种融合授课的思政课程设计,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参考借鉴。

思政课程应因应不同国情采取灵活开放态度

当然,各国的国情不同,思政课开设也需要因地制宜,不能橱窗化。西方国家长期推广自由民主价值观,开设相关课程在意识形态方面占优势,但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需要有区别于西方模式的思政课程体系。具体到开设形式,可以保持选修课程的灵活多样,也可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但更需要的是教学内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立德树人,避免价值观输出式的灌输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国外高校是否开设政治课,答案是肯定的,形式多样但目的相同,即在大学阶段传授主流政治价值观。这给我们提供了参考借鉴,但更需要因应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采取灵活开放的授课方式,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