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情况的讨论比较多。公派出国留学向来是我国留学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一些争议。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公派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从国家培养人才出发,公派留学对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其次,公派留学生接受国家资助存在回报义务;最后,目前公派留学回国效应较差的问题分析。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公派留学生回国服务的必要性,但也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留学回国效应。
公派留学生接受国家培养具有回报义务
公派留学生是接受国家资助前往国外学习深造的学生,国家为他们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和资助,因此公派留学生也应当具有相应的回报义务。一方面,国家资助公派留学生的目的就是培养国家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回国后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公派留学的资金主要来自纳税人的纳税资金,公派留学生接受这部分资助也应承担起回报社会的责任。目前我国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公派留学生出国后不回国的问题。这不仅浪费了国家的资源,也违背了公派留学生本应承担的回报义务。因此有必要强化公派留学生的回国意识,提高留学生回国后的成效。
公派留学生回国效应较差问题分析
当前公派留学生回国效应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回国意愿较低。部分公派留学生出国期间适应外国生活,不愿放弃国外的工作机会和生活方式。第二,国内环境和政策不够吸引人才回国发展。如科研环境、待遇等方面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第三,留学人员回国安置政策不完善。当前我国人才引进政策重于回国政策,回国安置重视程度不够。第四,缺乏有效的回国管理和服务。目前我国对留学人员回国情况缺乏系统有效的跟踪服务,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回国效应不佳。这些因素综合影响了公派留学生的回国效应,亟待加强和改进。
回国服务时间应适当延长
目前我国对部分公派留学生回国服务时间的要求为两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留学人员回国发展的空间,不利于充分发挥其效用。建议适当延长公派留学生的回国服务时间,例如可以改为在毕业后十年内累计回国工作时间达到两年等。这不仅给予留学人员更多选择回国发展的机会,也更有利于他们在国内找到适合的工作单位和发展方向。同时延长的回国服务时间也能够发挥留学人员技能更新换代的正向作用。这样既满足了国家培养和回报的要求,也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发展提供了空间。
留学期间应加强归国意愿培养
加强归国意愿培养是从源头提高留学生回国效应的关键举措。一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公派留学生为国家做贡献的责任感。二是要加强对国内发展形势和环境的宣传引导,消除留学生的顾虑。三是要加强与留学生的联系,了解他们的求职意向和发展规划,以便安排回国岗位。四是建立留学生回国信息库,及时推送国内相关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五是设立留学生回国创新创业基金,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有效增强留学生回国的内生动力。
完善回国服务配套政策
为吸引更多公派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回国服务的配套政策。一是制定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政策,留学人员回国可以面向全国选职业单位。二是建立完善的留学人员回国科研支持政策,如科研经费保障、项目申报支持等,为其回国开展科研创新提供政策支撑。三是完善留学人员回国待遇政策,解决好薪酬、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四是简化留学人员的户籍、居住证办理等手续,提高回国便利度。五是加大留学人员创业支持力度,如提供创业扶持基金、办公场地等创业创新服务。这些政策措施的完善可以为留学人员回国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建立留学人员回国信息平台
建立留学人员回国信息服务与交流平台,是提高回国效应的重要举措。该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第一,汇聚海内外人才需求信息,留学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国内哪些单位在招聘相关专业人才回国工作;第二,提供政策解读服务,让留学人员掌握国家鼓励人才回国发展的最新政策;第三,开设留学人员交流论坛,大家可以在此交流回国创业和就业的经验;第四,提供在线咨询服务,解决留学人员回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建立这样一个信息服务与交流的平台,可以让留学人员随时随地掌握回国发展的最新动态与信息,从而增强他们回国的意愿与决心。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公派留学生接受国家资助具有回报义务,有必要回国为国家和民族发展做贡献。但是目前公派留学生回国效应较差的问题比较突出,仅仅依靠强制回国服务的方式难以提高回国效应。因此,有必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在留学期间加强归国意愿培养,延长回国服务时间,完善配套政策,建立信息平台等,从源头上提高留学人员的回国积极性,使他们回国后能够真正发挥所长,为国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