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家长对国际化教育的追捧,双语学校正在快速崛起。但是,很多家长在选择双语学校时,常常会困惑双语学校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本文将从双语教育的发展脉络出发,解析双语学校的定义,帮助家长正确看待双语教育,选择适合孩子的双语学校。从广义上来说,双语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形式。但在当前的语境下,双语教育通常指的是在学校教学中使用中文和英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形式。随着国家对双语教育的规范,民办双语学校也在努力调整办学方向。

狭义双语教育使用英文传授学科知识,更符合国内的教学实践

从广义上讲,双语教育泛指在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教育形式。但在中国的语境下,双语教育通常特指使用中文和英文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育形式。根据《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的定义,将双语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其中狭义双语教育更接近国内的教学实践。狭义双语教育是指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通常是英语)作为学科教学语言的教育形式。这与国内许多双语学校的做法更加贴近——不仅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授,还会用英语教授数学、科学等学科课程。相比而言,广义的双语教育过于宽泛,仅指学校中同时存在两种语言(如中文和英文),但未明确要求用第二语言传授学科知识。因此,狭义双语教育更能反映国内双语教育的实践,也更符合家长对双语教育的期待,即孩子不仅学好英语,还能用英语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具有代表性的双语学校通常会在多个学科中大量使用英语授课,这正体现了狭义双语教育的内涵。

民办双语学校正调整办学理念,落实国家双语教育规范

随着国家对双语教育的规范,民办双语学校也在不断调整自身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比如,教育部明确义务教育阶段不得引入境外课程,这直接影响了一些原本大量使用国外课程和教材的民办双语学校。根据规定,小学和初中阶段这类学校必须回归国家课程标准,所开设的双语教学也只能是基于本土课程而非境外课程。这样的政策导向迫使民办双语学校改变 “一刀切”引入国外课程的做法,转而根据本地课程大纲开发适合本土学生的校本双语课程。这种转变过程中,许多双语学校都面临自身课程建设的探索,表现为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的不稳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办双语学校也在逐步找到balances,形成既符合国家要求,又能发挥双语教学优势的办学方向。总体来看,这种调整是民办双语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标志着双语学校正在逐步走上规范化、本土化的发展道路。

优质双语教育需要大量外教和本地双语教师支持

高质量的双语教育需要大量的外籍教师和掌握中英文的本地双语教师作为支持,这直接影响了双语学校的办学成本。在真正的双语教学中,不仅要有足够数量的外教承担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关键是学科类课程也需要由外教或能使用英文讲授的双语教师负责。这需要双语学校投入大量资源聘请外籍教师,同时也需要本地教师接受良好的英语培训和实践,真正达到以英文授课的高标准。相比之下,一些名称上冠以“双语”但外教稀缺、本地教师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学校,其双语教学质量将大打折扣。优质的双语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少数课程引入简单英语,而是需要学校各学科都达到高比例的英语授课。这无疑对学校的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导致了办学成本的增加。但这正是高质量双语教育的内在属性所决定的。学校若想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双语课程,就必须做好在师资投入上的支出准备。

三种双语教学模式各有侧重,家长应选择符合孩子的模式

当前双语教学主要有沉浸式、维持式和过渡式三种模式。沉浸式双语教学是指学校全部或主要课程都采用第二语言(通常是英语)授课,第一语言(中文)Pause在学习中。这种模式对学生的英语环境浸润最为充分,但对中文学习的影响也最大。维持式双语教学则是先用中文授课,然后逐步增加英语授课的学科数量,中文仍然占有一定分量。这种模式综合考虑了英汉双语学习需要。最后,过渡式双语教学则是从全部或大部分中文授课过渡到全部英语授课的过程,更侧重英语的学习。对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维持式双语教学是最适合的模式,既充分利用母语优势,也逐步获得第二语言的浸润。家长在选择双语学校时,应根据孩子的语言基础、思维习惯等条件,选择合适的双语教学模式,而不应一味追求“全英语”的沉浸式教学。只有让孩子在一个适度的“双语环境”中学习,才能达到双语教育的最优结果。

不能简单用分数评判双语教育质量,需要长期培养才能显效果

当前许多家长会简单用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评判一所双语学校的教育质量,这种看法值得商榷。需要认识到,相比应试教育,双语教育的目标更加全面和长远,不应该以某一时段的分数高低来进行判定。例如,刚转入双语环境的学生,在一开始的语言适应期,其语文、数学成绩可能不如原先的水平,这属于正常情况。但这并不等于双语教学质量差。只有持之以恒地接受双语教育,孩子才能逐步适应并获得进步。同理,如果将某学期的英语考试结果与外籍学生进行简单对比,也会得到孩子“英语差”的结论,但这种短期的对标显然不公平。综合来看,要客观评价双语教育,不能简单依靠分数,而是需要从长远发展观察孩子的全面进步。家长需要处理好现实期望和长远发展的关系,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适应和成长,而不是以片面的分数视角要求双语教育必须立竿见影。

双语教育注重全面发展,不能仅以升学成绩来评价

相比应试教育,双语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其办学目标不应简化为升学率和名校录取数量。良好的双语教育通过打破学科界限,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英语的环境中更自由地学习和成长。这样的教育过程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多元能力等的培养,而不会为了升学成绩而进行应试化训练。如果仅以某届高考上名校的人数来评判一所双语学校的办学质量,是片面的。事实上,许多双语学生会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校报考,而非必然选择最高分最好学校。即使他们的高考成绩不如某些重点班学生,也不代表双语教育的失败。因为双语教育的长远目标是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方向,而不是只为高分高校而学习。当家长和社会摆脱以升学论成败的思维定势,而以更全面的视角来理解和评价双语教育时,我们才能让双语学校专注于真正优质的教育,而不是被分数成绩所束缚。

综上所述,双语学校是一个大类,学校之间在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上存在差异。家长在选择时,需要关注学校的外教数量、双语教师比例、教学目标等因素,而不应仅凭价格来判断学校的质量。另外,双语教育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其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和立体,不应简单用语数外分数或者升学来评判效果。最后,优秀的双语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能培养他们的国际视野、独立思考、社交能力等,这些都是全球化时代人才必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