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p课程作为IB国际文凭组织的小学课程,与MYP、DP课程一起构成了IB的完整课程体系。家长们关心pyp课程的教学质量,其中pyp课程的教材也是家长们关心的问题之一。pyp课程是否有固定的教材,教材购买和选用有哪些注意事项,都需要了解IB课程的基本情况。本文将结合pyp课程的特点,解析pyp阶段的教学资源和教材的相关信息,以供IB家长们参考。
pyp课程教材的选择灵活多样
pyp作为IB课程的小学阶段,其课程设置相对灵活,没有固定的教材。pyp课程围绕六大跨学科主题展开,六大学科领域的知识也会融入这六大主题中教授。每所IB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情况,选择不同的pyp教材。例如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可以选用剑桥国际考试委员会CIPP系列教材,也可以选用新目标NELSON、牛津大学出版社等版本。科学、社会可以选用McGraw Hill、National Geographic等版本。艺术、音乐可以选用各种针对小学生的教材。体育没有固定教材。学校和老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选择不同的pyp教材。所以pyp阶段可以说是教材选择最为开放和多样化的阶段。
pyp教材更注重教师备课指导作用
与MYP、DP等阶段不同,pyp阶段的教材更多是为教师提供备课的参考,而不是学生的学习用书。pyp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教师要设计启发学生探究的活动,而不是简单传授知识。所以pyp教材的作用是提供课程内容和活动设计的参考,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计真实有效的探究式活动。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和合作,而不是机械地学习教材内容。可以说,pyp教材对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大,而不是学生的知识学习线索。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指导能力,才是学生获得pyp课程学习效果的关键。
pyp教材选用需考虑学科逻辑和连贯性
尽管pyp阶段教材选择灵活,但教材的选用还是不能随意,需要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和连贯性。例如语文、数学等基础学科,教材版本不能随意更换,需要保证知识体系的连续性。科学、社会学科也要注意版本之间知识点的衔接。另外,在教材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学科、不同版本教材之间知识点的对应和衔接。在跨学科主题的学习中,要组织好不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避免生硬地进行跨学科组合。所以teachers对学科知识结构的理解至关重要。
pyp教材选用不宜过于碎片化
pyp强调主题式学习,但也不能导致教材选用过于碎片化。一些学校想要实现多样的跨学科主题,就选择很多不同版本、不同学科的碎片化教材,这很容易导致学科知识脉络不清。合理的做法是,基础学科还是要优先选择系统性强的版本,其他学科可以灵活选用分主题的版本,但主版本还是需要贯穿整个pyp学习阶段。在主题式学习中,教师通过设计活动,组织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过于碎片化的教材,反而增加教师的组织工作。
pyp作为IB课程中的小学阶段,教材选择相对开放和灵活,但教材的使用不能随意,需要考虑学科连贯性,避免碎片化。教材更多是为教师提供备课参考,教师的指导作用更大。